您的位置
主页 > 名人好站 > 名人 > » 正文

刘强东:上市是向社会开放的必由之路

来源: 点击:

爱好自驾的刘强东在一次北京郊外之行中身陷泥潭,最后一陌生人将其拖出。在市场看衰电商之际,是否还有这样的人拉他一把?如果自救,京东能上市吗?

记者 徐英

刘强东好斗,敢于挑战行业老大。

在京东商城(下称“京东”)成立7年后,他首先挑战了支付宝。在绝大多数电商中,第三方支付平台首选支付宝,用当当网总裁李国的话说:“支付宝的江湖地位短期之内无法撼动。”可刘强东偏偏放弃支付宝“私奔了”。

“支付宝的费用太贵了,是快钱等的4倍。每年我们都要因为支付宝的费率多支付500万~600万元。京东对支付宝还没到离开不行的地步。目前,在线支付在京东商城用户支付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只有10%,即使停掉影响也不大。”

内行人李国庆看出了门道:“京东私奔,那一定是另有考虑。”

事实上,惹到京东的不是支付宝,而是淘宝商城。淘宝商城和京东同样是B2C,是直接竞争关系。京东使用支付宝,不得不担心自己的交易记录和用户数据很容易被支付宝抓取,被竞争对手研究。这威胁到了京东的生存,刘强东绝不能手软,不管对方的地位有多强悍。

临近2011年终,刘强东再次挑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专门提供购物搜索服务的一淘网。他在微博上指责,有公司擅自抓取了京东的客户评价信息,这是有违商业道德的行为。随后一淘网也彰显出行业老大的强势,主动承认被指责的对象就是自己,并回击称,这种做法是尊重互联网的透明和公正。

短暂的交锋之后,京东通过技术手段,拒绝了一淘的网络蜘蛛抓取自己网站上的所有内容。此前,淘宝网也一直利用同样的方法对百度进行屏蔽。

刘强东认为,一淘搜索抓取京东商城商品的用户评价后,存在利用搜索的比价优势最终变成超级电商门户的可能,其对京东的最大威胁是“京东的客户将被分流,或者客户流量入口被一淘所‘钳制’,并和电商行业上演赤裸裸的价格竞争”,因此,刘强东要在“一淘用户习惯未培养起来”之前拒绝一淘。

京东的做法成为电商屏蔽一淘的导火索,随后苏宁易购和当当网也加入了屏蔽一淘的阵营。

在拒绝一淘的同时,刘强东把矛头直接指向马云个人,“信息透明、为用户服务?这种骗人的鬼话已经没人信了,早晚谁给钱多谁就排在前面,别想得到公平的信息。相反只会加重电商负担,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一如挑战支付宝和一淘网一样,京东最初在网上卖电器,也挑战了国美和苏宁。当初李国庆公开调侃刘强东“你招国美干嘛?”,李国庆的意思是,做家电上游海尔太强大,你定不了规则;下游国美、苏宁也太强大,也改不了规则。可刘强东却偏偏要招惹他们,不仅如此,他还招惹了已经成为图书销售老大的当当网。在2010年岁末,一场针对当当的图书大战由京东发起——京东图书频道正式上线。彼时,李国庆还沉浸在融资的喜悦中,在纽交所上市的当天,他就以一副老大的口吻说:“我们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我们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

接下来,当当斥资4000万元促销,京东就斥资8000万元迎战。京东的图书音像以“折后半价”的价格出售当日,当当网就发起了一个“当当巨献——愤怒的年中庆!!”的促销活动,图书音像全场满200返200,满100返60。

李国庆叫板:“如果京东能拿到十倍于我的30亿美元融资,我就缴械投降。”刘强东用微博回应,“本想忍住不说!可是实在难受。遇到十倍于自己的对手就缴枪,绝非创业者该有的精神!用3000万干掉3个亿的企业,才是创业者该有的追求和气质!”

刘强东从不服输,虽然京东被马云认为“这种低价买来东西然后在网上高价卖出去的模式,是个很愚蠢的模式”,但刘强东仍然做得有声有色,2011年,京东预定销售额为260亿元。然而,对外好斗,对内专制的刘强东,并没有使京东让用户满意,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仍是京东的短板,对这一点,刘强东称“需要时间”来改善。下一步,他打算把投资用在改善物流上。

电商一窝蜂似的崛起,让这个行业充满了泡沫,为了成为行业的整合者,电商们都不惜赔本赚吆喝,京东有多少底气可以在资本市场看衰的境况下继续扩充地盘?一直传言上市,却迟迟未见动作,京东能否熬过即将来临的电商严冬?

模式之辩

2011年,刘强东与马云正式交锋。5月,京东商城宣布弃用支付宝。10月,京东商城屏蔽阿里巴巴新推出的一淘搜索。这让马云直接批评京东商城:“我不看好这种低价买来东西然后在网上高价卖出去的模式,这是个很愚蠢的模式。”

虽然刘强东强调京东给行业和品牌商带来价值的是供应链管理,因此自建产业链对行业更有价值,但京东商城也开始向更多的电商开放,此为何意?

《财经国家周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认为,自建产业链的方式没有出路,未来属于平台商,而京东商城恰好是自建产业链,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刘强东: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平台运营有平台模式的价值和优点,我们是以供应链管理体现价值。老实说平台模式是没有能力去管理供应链的,真正给这个行业和品牌商带去价值的是你的供应链和管理能力。

《财经国家周刊》:但现在京东商城也开始对其他电商开放了,说到平台开放,我还有一个疑问,10月份淘宝商城发生的事件,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淘宝有几百万个卖家,但入口流量却很有限,由此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均。京东商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刘强东:这和我们开放没有关系,京东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事儿。我们的卖家数量是严格控制的,最多引入几千至1万个卖家,而且必须是品牌所有者或者品牌授权商;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收取佣金,没有广告费、流量、关键词推广等问题,而是根据产品类别收取2%~10%不等的佣金,不是谁给的钱多就给流量,谁给的钱少就不给流量。我们是根据用户的喜好向首页推荐的。

《财经国家周刊》:有很多网友反映,京东产品在很多环节有问题,比如送货慢、客服态度差以及产品质量经常会发生问题。虽然您说投诉中京东自有品牌占比不大,但既然在你的平台上卖,你就应该统一管理、负责。

刘强东:投诉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京东开放平台上的其他品牌,因为我们的平台刚刚开放,要做到和京东商城自己的品牌一样,需要时间。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逐步改善了,我们平台的卖家收到的投诉大幅下降,下降比例至少有60~70%,我们发货的周期从原来的3天减少到1天,很快大家就能感受到了。我们希望平台卖家和京东是一样的品质,不应该有差距。

成本之惑

2011年,在资本领域对电商变得更为谨慎之时,京东商城加大了广告力度,还请国内一线男星做代言人,此前刘强东曾认为“把大把的钱放在广告上的电商,将会遭遇生存危机”,既然如此,如何解释2011年京东的做法?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资本市场对电商的投资更加谨慎了,为什么京东商城在2011年却开始大肆做广告,还请了身价不菲的孙红雷做代言人?

刘强东:广告占我们销售额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也是电商里最低的。我们每年的广告额度与销售额的比例是固定的,我们现在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随着我们的销售额暴涨,广告的额度也在增长。

《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京东商城销售额突破了100亿,2011年准备达到多少?如果要支撑这么大的销售额度,需要耗费的成本有多少?

刘强东:我们公布的数字没有一分是虚假的。我们年初定的是240亿到260亿元,现在已远远超出了预定的目标。我们的成本,包括物流、研发以及广告,这些成本与销售额的比例是1:10到1:20。

《财经国家周刊》:通常,电商的成本与销售额的比例约为1:3或者1:4左右,京东为什么比例这么低?

刘强东:这是因为我们的供给链条带来整个交易成本的下降和效益的提升,这也是我们带给整个行业的价值。

《财经国家周刊》:能详细算算吗?比如说京东宣布2012年将招收2万人,这个成本就很高。

刘强东:今年要招2万人,包括仓储、研发和客服人员等,其中配送员为1.5万人。我们的人工成本占到整个销售额比例非常小。

我们最大的投入是在物流和研发上,公司每年花费中约有70%~80%在这个方面。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市场,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值。我们现在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关联的是200多万个SKU(库存量单位),没有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公司早就垮了。我们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没有庞大的技术后盾来支撑运营体系的话,是支撑不了几百亿交易额的。

上市之谜

爱好自驾的刘强东在一次北京郊外之行中身陷泥潭,最后一陌生人将其拖出。在市场看衰电商之际,是否还有这样的人拉他一把?如果自救,京东能上市吗?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电子商务被一些人看衰是出了什么问题,你怎么看?

刘强东:电商业务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行业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有问题的是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停止了对电商行业的输血和投资。在这个时候,一些资金准备不够充足的企业,可能会遇到发展的困难,但这不包括京东,我们在市场看衰之前已经拿到了15亿美金的投资,目前大部分钱都没有花。

《财经国家周刊》:电商洗牌会在何时到来?

刘强东:2011年是电商洗牌原年,包括从心理上和资金上。2011年已经死了一些电商公司,2012年将会更多,做电商要成功需花很长的时间,如果你要赚快钱的话,想三五年就赚钱,我劝你千万不要做电商。京东从进入的时候就很清楚,最少需要1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做了7年,还会继续做下去,直到将用户体验做到完美的程度。

《财经国家周刊》:为以后长期的发展来考虑,上市会是最好的方式吗?或者上市只是迫于投资人急于套现的一种方式而已?

刘强东:京东要上市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本责任,我们把京东上市看作是向社会开放的一个必由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京东会在何时上市?现在市场环境并不好。

刘强东: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上市。我们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让我们的物流更完善。




首页  - 关于站长圈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站长圈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