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但至今仍继续创业,于是产生一种兴趣和冲动———身边的朋友创业,他们乐于当小股东。是的,“小股东”是他们觉得更符合自己定位的一个称谓:不是专职在涉猎项目的天使,而是遇到了才出手;单笔投资额一般就那么三五十万,最多一般不超过100万人民币;一年投资项目就两三个,不多。
比起薛蛮子、徐小平等明星天使,或是创新工场、天使湾这样的创业孵化器,还有那些专注早期投资的天使基金来说,这群“小股东”更贴切地演绎了朴实天使的3F特质(family家庭,friend朋友,fool傻瓜)。而且,据说这些小股东一抓一大把。
我在做资产配置
孙江涛目前对外有两个头衔:神州数字销售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神州数字)CEO,钱袋宝公司(下称钱袋宝)执行董事。神州数字由孙江涛和公司联合创始人魏中华共同经营,五六十人的团队每年创造几十亿元的流水。钱袋宝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阵营中的一员,专注于移动支付,正在后牌照时代加紧跑马圈地。
所以,孙江涛并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刚从封闭开发出来的孙江涛坐在记者面前掐指一算,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投资的公司不超过10家,和他的拍档魏中华总计投资不超过1500万人民币。
“在互联网圈子里,创业者投资的气氛挺浓。但凡赚了钱的(团队),都有这个冲动。我有不少朋友都投了至少两三个项目。”孙江涛是一个连续创业者,钱袋宝已是他的第三次创业,比之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创业,绝对算得上豪华。这家位于北京海淀区知春路上的公司,创立近4年拥有近500名员工,一千多平米的办公室属于自有物业。
1999年,距离大学毕业尚有大半年的孙江涛拿到了中关村教育软件公司科利华的Offer,并结识了时任工程师的魏中华。只要闲下来,孙江涛和魏中华喜欢像MBA课上分析商业案例一样讨论各种商业机会。当时电子邮箱正火,每月能收个三五块钱的服务费,他们想到可以用IP电话卡做网络服务代计费。不过要实施这个想法,首先得搞定当时的中国网通。
此时,恰逢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可以通过短信实现代收费。这是传说中的SP萌芽,那是2001年。
这个事情可以做!孙江涛和魏中华辞掉了科利华的工作开始创业。中移动给到他们的答复是必须挨个省份谈短信扣费接口合作。孙给东北一个移动公司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对方态度好到让他吃惊“你们来吧,我们正在招募合作伙伴呢”。
可是公司还没注册下来呢,拿什么名头跟中移动谈合作?孙翻到中关村注册公司的优厚条件,他写了一个报告“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然后找了个评估公司给这个“项目”估了50万元,就把公司注册申请交了上去。还没等公司注册获批,孙带着七拼八凑的几万块钱买了张火车票奔辽宁去了。
刚起步的半年里,由于中移动是半年结账一次,公司并没有现金流。但是手握着几十万应收账款的孙江涛,很快引进了第一笔投资,后来又借了几十万。
两个首次下海创业的年轻人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很多朋友说我们有能力,其实我们真的是很走运,如果在那个时间做了其他事情不可能发展这么快。”2006年,时代杰诚(之前转型做手机游戏)被中华网以2000万美元收购,孙江涛不仅成为中关村较早富起来的创业者,同时开始关注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孙江涛看来,买房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他坦承,自己将60%的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另外的部分则分布在黄金、股票、信托产品等,还有做早期投资。“大家都懂得鸡蛋不能放同一个篮子里,但是什么时候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却少有人能看得清”。
请叫我“小股东”
孙江涛很坦诚,尽管做了10年投资,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把自己当成“小股东”,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自己突然多了个头衔,化身“天使”。孙江涛给记者讲了以下几个故事。
他投的第一个项目是研发机器人的。创始人想做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但那是在本世纪初,因此这个机器人项目坚持了4年多,军需市场还没有起来。更不幸的是创始人发生了一场车祸,伤好复原的创始人后来又做了一个养锦鲤的项目。机器人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去年孙江涛听说了不少机器人的项目冒了出来,连实现中餐标准化的炒菜机器人都出来了,让他不禁想起这个夭折的机器人计划,感慨那时候介入还是太早了。
介入太早的还不只机器人这回事。2005年孙江涛又投了一间这样的公司,名字叫掌动生活。说白了这个公司做的就是现在微信、米聊在干的事情。还是早了!孙江涛总结道,当时智能手机覆盖人群就少,而且还是塞班系统称王称霸的时期,研发投入难免比现在的苹果和安卓要大很多。而且,那时候信息流量费并不像今天这么便宜。这家公司后来也关门大吉。
“这两件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多时候一些项目看起来很好,感觉市场需求会很巨大,但是进入的时机真的很重要,早了就成为先烈。我们要做先驱,不能做先烈,所以太有预见性和眼光也不是好事,除非有足够多的钱,但是即便有足够的钱花,创始人的干劲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撑久了也容易歇菜,让后来者抓住机会。”
2006年随着时代杰诚被收购,孙江涛走马上任中华网无线行政总裁。也在这个阶段,他投资了目前来看最成功的项目———学之网。
学之网的商业模式简言之就是课外辅导机构。它在北京、上海有多个体验式学习中心,并有老师辅导学生。孙江涛透露说,学之网现在已经有不错的盈利了。后来他琢磨了一下,“这是相对来说成熟的行业领域,相对成熟的人做的事。”关键还在于“复制这个模式相对来说快一些”,还有很好的现金流。
嗯!还是要投现金流比较好的公司才对!“现金流让公司快速转起来,哪怕有缺口有亏空,当(现金)量转得越大,能够填补的亏空就越大,抵御风险能力就上去了,这样一旦遇到赚钱的项目公司就起来了。”
“必须有好的现金流”,来自孙江涛的成长经验。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成功的商人,在吉林延吉的孙家祖屋地段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打开窗户都能做生意”;后来孙江涛下海创业,从时代杰诚开始,再到后来创办的神州数字,这几个行业充裕的现金流充裕几乎把他“惯坏”。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曾跟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孙江涛跟他说最近心情不好,原因是钱袋宝扩张需要导致亏钱。“因为他几乎没亏过钱,亏钱算是个全新的体验,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这位创始人解释说。
最极致的案例莫过于孙江涛在2005年以后投资过的一个服装的外贸B2B项目。外贸B2B、B2C一直披着神秘面纱,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因为“不差钱”还活得不错,对外相当低调。虽然现金流不错,每年还能从这个项目得到不少的分红,但孙江涛对于这一项投资保持清醒认识,“变相理解就是高利贷,过几年股份一退,有几倍回报也很好了。”
为什么这么淡然呢?外贸B2B也需要钱,但多数创业者在自己圈子里面就能解决了,这个项目对孙江涛来说算是“赶上一个机会,进去这个圈子,(和创始人)也认识一段时间了。”但是,这个行业的创业者甚少有“伟大的企业理想”,所以,“对我们来说,一开始投的钱不多,一两年翻一番,两三年收回四五百万资金就要退出来了。分红在法律上合理,但道义上不合理的嘛,而且,纯粹从商业角度讲,如果创始人成立另一个公司做相同的事情,你也没辙,传统行业,没人和你讲竞业禁止。”
但无论如何,投熟人是一定的。孙江涛总是觉得,要做别人的小股东,如果与对方之前有多次交流,对他的认识更立体化,在谈到投资的事情,做决定会客观很多。“如果仅仅因为投资见面,那么很多东西创始人就会包装起来了。”
维棉网就是这样一个项目。维棉的CEO林伟曾在游戏公司一起玩负责市场,与孙江涛的神州数字打过多次交道。但当林伟带着这个全新的电子商务项目来找孙江涛时,孙一下犯了难,直接撂下林伟一句话,“可别忽悠我了”。直到听说林伟曾经在金山的老搭档王峰也投了维棉,孙江涛才改了主意。“说到底,我还是非常认可他的背景。”孙说。
无论如何,维棉算得上孙江涛投资项目当中最具明星气质也“最可说道”的公司。
链接
投资三部曲:时机、现金流、熟人
进入的时机真的很重要,早了就成为先烈。我们要做先驱,不能做先烈,所以太有预见性和眼光也不是好事,除非有足够多的钱,但是即便有足够的钱花,创始人的干劲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撑久了也容易歇菜,让后来者抓住机会。
现金流让公司快速转起来,哪怕有缺口有亏空,当(现金)量转得越大,能够填补的亏空就越大,抵御风险能力就上去了,这样一旦遇到赚钱的项目公司就起来了“
投熟人是一定的。要做别人的小股东,如果与对方之前有多次交流,对他的认识更立体化,在谈到投资的事情,做决定会客观很多。如果仅仅因为投资见面,那么很多东西创始人就会包装起来了。
对话:很少投资移动互联网
孙江涛掐指一算,这不到十个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一个退出,有的只是超过一半的失败率,但存活下来的现金流都还不错,折算一下,这些活下来的项目资产也值3000万人民币左右,与他和拍档魏中华一起投入的不到1500万人民币一比,估值怎么说也翻了一倍了。
“一开始真的是帮别人,帮着帮着就帮出点感觉来了。”在此前,很多被看好的项目,孙江涛和拍档魏中华都恨不得自己来做,无奈精力有限。不过现在有了钱,钱可以作为他们的化身去参与这些令自己激动的项目。
所以,他们计划玩大一点的!孙江涛透露,他正在游说身边的朋友做LP组建一个天使基金,规模大概50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基金募集成功,那么孙江涛可以施展手拳脚的项目就更多了。“我项目多了,承受风险的能力就变大了。”
对于这个基金的投委会或者合伙人,孙江涛坚持以清一色创业者为准。他认为只有创业者来做天使基金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因为天使投资基金养不起好的GP(普通合伙人),“天使这个阶段的投资一定高不了,两三百万就是个头了,这个资金规模可以抽出来的管理费,好的GP是不愿意做的,他们更乐意去做VC、PE.”而另一方面,创业者全职做天使基金又绝对不现实。因此,孙认为,成功的创业基金应该是由成功的创业者兼职做出来的。
南方都市报:IT圈有不少跟你一样的创业者群体在做“小股东”,你成立基金以后是不是计划把身边这样的人拉到一起做?基金也讲究回报的,跟你个人做投资的时候可能会有意见冲突,比如每个出资人理想中的期限会不同,你怎么解决?
孙江涛:不指望基金整体有几十倍的回报,而是提供一个稳健的回报和专业的社交平台。我们计划把投资周期定长一点,比如十年。如果我从一般LP角度考虑,非要定6年,某种程度上对GP是有利的,一旦到期必须退出来的话,那么我们GP自己出钱买下来,左手倒右手,到时候容易口碑不好,万一倒我手里的公司又上市了,LP更后悔了对不对?所以我跟他们讲,得赶上机会,创业也有周期,那么短就不是我们的风格。
南方都市报:天使基金是不是也能够进一步分散你的风险?相比自己做天使,会有什么难题?
孙江涛:如果有一个小的基金,可投可不投的话,那我们就投了;什么是可投可不投的项目呢?本质上说,并不是风险大的项目,而是按照我们的投资原则,其他的所有条件都符合了,只是团队不熟悉,不是熟人。这种项目我们平时拒绝了很多,其实很多项目后来证明,都是很不错的,对我们来说没投,很可惜。
南方都市报:在商言商,你提到一开始做小股东是出于帮朋友一把的想法,但是你也会考虑对方和你是不是熟悉,到后来讲究现金流等等,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保证你的投资?
孙江涛:创业者是否全力以赴去做,是我们关注的一个事情。我们投的项目没有一个创业者不自己也投钱进去的。林伟做维棉把自己一套房抵押给银行了。第二是他必须有行业经验。这个非常重要的,如果行业资深背景不够那我们就会觉得他在花我们的钱练他的手,这种傻事天使挺难干得出来的。
去年就有一个团队找我聊,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项目,我觉得项目和产品都很不错,但是团队没有魄力去拼这个事情,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公司做了没做,如果等我们的钱到了才开始做我们就不投了,还不如投资自己的公司。创业者要给自己一个机会,我们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不然他创业项目再好我们也不敢投这个钱。
南方都市报:这种熟人间的投资,如果遇到你不看好的项目,你怎么拒绝?
孙江涛:我会在第一时间跟他表示拒绝,这样才不会伤到彼此交情,千万不能吊着人家胃口,让别人感觉你会投,但你又没投,这样就伤感情了。我一般会拒绝说,你的项目我不会投,但是你还想听听我的建议,我乐意和你聊聊。
南方都市报:那又怎么讲价呢?
孙江涛:天使本来失败率就高,项目失败了就剩几台电脑也卖不出什么钱来。整体风险就是很大的,要么就是赚了很多倍,要么就是赔。我们基本上是创始人定价,多几个百分点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他成功了对我们才有意义,所以没必要斤斤计较。另外,一般他们这个阶段也是比较需要钱的,开的价钱我也满意,很少出现他们要的价钱特别高的。
南方都市报:跟其他的资产配置方式相比,天使投资会不会让你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你和投资的创业者之间互动关系如何?
孙江涛:做天使的收益很合理,对我们来说也是资金多元化配置的方法。但是做天使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能结识一帮朋友,天使是雪中送炭,PE是锦上添花。我们投过的企业也经常愿意帮助我们,比如我们现在的支付业务和游戏公司要合作,林伟经常帮我们介绍。
南方都市报:貌似现金流的偏好,使得你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方面涉猎的项目比较少?
孙江涛:移动互联网很少有现金流很好的。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真的很少在移动互联网有投资的项目,这种状态也让我很难受,虽然我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但是我不能说服我自己去投什么项目。尽管我知道未来移动互联网会和我们生活结合更紧密,但是商业机会是什么呢,很多我就看不清楚,用得很频繁很多的东西以后就能赚到钱吗?我现在投进去,养着他就要贴钱,而且这几年资本烧得从业人员薪水就特别高,一个出色安卓开发者月薪一万多还不一定顾得到人,十几个人的公司一个月就要几十万的支出,这个太高了。你说这些公司你要投多少钱进去?大概300万-500万人民币,但创业者对自己估值就三五千万,我只能占10%.我现在投的这些现金流很好的公司都没值这个钱。
南方都市报:不给自己一个机会赌一把吗?
孙江涛:移动互联网公司未来往回看,肯定有不少公司值这么多钱,消失的也会有更多。问题是现在每个从业的公司都认为自己值这个钱,可是三五年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司还是会消失的。所以,还是靠缘分、靠运气吧。
这样的项目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没法投,也不是投不了200万规模,而是我投进去也不是说它就安全了,我的投资对它来说只是一个过渡,如果今年年初资本市场不回暖,他们很难拿到下一轮,我两三百万占不到10%的价格进来,下一轮肯定就要估值一个亿啊,但是谁会接着投呢?之前资本市场很热,大家赚到钱了头脑发热都投,但现在不一样了。